2016年1月5日,重慶,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。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,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的理念生根發芽。
2018年4月26日,武漢,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,擘畫新時代中國發展新坐標。
3年時光,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正在崛起。
實踐證明,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矛盾對立,而是辯證統一;共抓大保護非但沒有影響經濟發展,而且推動長江經濟帶走出一條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之路。
3年來,以《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》為統領,10個專項規劃、11個實施方案及一系列支持政策為支撐的規劃政策體系基本形成,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繪制藍圖。
1361座非法碼頭全部完成整改,其中徹底拆除1254座并實現生態復綠,規范提升107座;“化工圍江”初步遏制……
武漢,因江而興,但過度開發不僅導致臨江不見江,甚至直接阻礙大江行洪。如今,漢口江灘、武昌江灘、漢陽江灘、漢江江灘……總長46.9公里、面積527萬平方米的濱江綠化帶,成為這座城市的“綠色客廳”。
“凡是‘兩山論’踐行好的地方,經濟社會發展不僅不會因生態環保而遲滯,反而更具活力、質量更高?!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,“綠水青山,從來都不是金山銀山的攔路虎,而是敲門磚?!?br/>匯聚高質量發展強大動力
生態環境保護,歸根到底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。高質量發展,既是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應有之義,更是必然選擇。